返回首页
“仁义礼智信”-- 华人从政的五大必需素质

   近期关于华人从政的这一老话题又引发了澳洲华社的热议,而且现在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都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笔者未能免俗也就此与许多人士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每当谈及什么样的华人人才适合参与主流政治的时候,大家普遍认为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丰富的行政经验、通晓东西方文化、敏锐的思维和突出的口才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笔者认为,以上这些确实都是从政的重要技能,英文表达是“skills ”,但并非是成为一名成功政治家充分而且必要的素质,英文表达是“qualities”。

   如果仅仅从技能角度考量,那么所有学习政治科班出身的人才都将会是政治家的不二人选,但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往往非常胜任幕僚的角色,却无法实现到政治家的本质跨越;同样,很多成功的政治家原本在某些从政技能方面并不出众,或者很多人从政前甚至是门外汉,没有经历过专业的科班培训或者历练,但是他们却总是在政坛上取得惊人的成就。例如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学的是师范,即如何当老师,他当年的志愿也是做一名教师或者是新闻记者,而且当时共产党内也是政治人才济济,但是毛泽东却最终脱颖而出并创建伟业;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是一位从演员半路出道的政治家,但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他是20世纪美国威望最高的总统之一。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显而易见, 他们原本都是非职业政治家,他们的成功是与他们自身特有的胜于普通人的某些优秀素质密不可分的。

   这也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我们华人人才从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体系中的五常 -- “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之一。笔者认为,恰恰是这简简单单的五个高度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名称深刻地诠释了从政必需的五个素质。

   重 “仁”。仁者,爱人也,能爱人即为仁。换句话说就是要以人为本和社会中的个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同情和关爱。身为一名政治家,要学会把社会中每个个体相互间的平等、关爱、和谐放在首位,要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民之与仁也,甚于水火”,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固然是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但追求这些政绩的根本是为了追求更好的人道和人性价值,“为仁由己、仁者不忧”也是众多成功政治家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

   讲“义”。义原本指神灵佑助的仁道、公理之战,现也被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知。一个有序文明社会不能无义,人更不能不讲义,而执政者更加要秉持和坚守“天下之公义”。具体说就是要有维护整个社会公平、公正、公益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富有正义感并坚持高尚的社会道德原则。历史上有很多著名政治人物最终走向身败名裂,无论是因为背叛自己的政治信念,还是因为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究其根本原因,往往都是因为“见利忘义”。

   明“礼”。在儒家先圣孔子的思想体系当中,“礼”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曾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试图构筑一个“礼”治的理想社会。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该主张的历史局限性,但是“礼”的核心内容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恭敬、辞让、以和为贵等等而达到社会各阶层间的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的和睦安定,这些即便是在时代发展到今天也依然适用。同样因为政治家职业的特点,拥有良好的社交礼仪文明会使他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崇“智”。孔子说: “知(智)者不惑”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人类追求真理、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渴望。 对于文化和智慧的尊重,往往也是一名有着远见卓识成功政治家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兴旺或者一个国家的崛起,常常是以民族或国家文化的复兴为先导的。反而言之,如果不注重文化教育和崇尚知识,那么这个民族或者国家就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像流星一样迅速划过,转瞬即逝。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绵延流长五千年,我们民族历来高度重视学习和教育、崇尚知识的传统是功不可没的。

   守“信”。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诚信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个人有个人诚信,社会有社会诚信。儒家伦理以忠信为治国为政之本,强调执政者在代表民众行使民众赋予的权力时应该“敬事而信”,不能朝令夕改,这样才能真正取信于民。一个社会的诚信又以政府诚信为首,执政者的诚信是构筑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石和前提。“言而有信”应该是每个政治家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首要准则。

   “仁义礼智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并非我们寥寥数语就能阐释得清楚。同样海外华人全面从政之路也才刚刚开始,也绝非我们华人一朝一夕之功就能达成 ,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作者: 
   James Zhou  
   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新州工党州议员高级政策顾问

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版权所有@2000-2015